站内检索
  首页 > 资讯频道 > 各地传真
[黄委]全面部署 积极应对 团结协作 有力保障——信息中心防凌工作小记
  2018-04-04 13:48  

  本站讯 人间三月,春暖花开。2017~2018年度黄河防凌工作已圆满结束。然而紧张忙碌的情形仍不时浮现在信息中心职工们的脑海里:系统维护、机房巡检、值班值守、网络保障、遥感解译……,一项项任务,一份份责任,每一天同志们都为黄河防凌信息通信保障工作而奔忙。

  遥感监测为黄河防凌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支撑。今年1月3日17时,黄河内蒙古封河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为了全面掌握封河情况,按照黄河防总办要求,信息中心及时开展了内蒙古河段凌情遥感专题监测,争分夺秒开展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解译,及时提交监测成果。

  “整个凌期共采集处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187景,获取了河道内大量的凌(水)情信息,有效地跟踪了凌情的发生、发展和消退的全过程。”遥感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遥感监测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根据黄委要求,密切关注凌情,及时采集有效卫星影像,接到任务第一时间开展工作、提交成果。”遥感中心的同志们表示。本年度凌情遥感监测历时121天,针对黄河凌情时空跨度大、监测要求高等特点,科学地选择了多源数据相结合的应用模式,对宁蒙河段、北干流河段及下游河段凌情进行了全程动态跟踪监测。

  凌汛期间,信息中心科学制定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监测作业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守岗位,包括节假日在内每天加班加点,有条不紊开展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解译、信息上报等各环节工作。

  与往年相比,本年度凌情遥感监测频度高,数据量大,采集和处理完成的数据质量高,冰凌信息提取更加准确,成果上报更加及时。在监测中,第一时间发现壶口河段长河段封冻,并及时上报黄河防总办。本年度共报送凌情监测结果81期,编发简报16期,提供专题监测成果5次,通过黄河网发布凌情动态121期,为确保黄河防凌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凌情信息服务。

  信息通信畅通是防凌工作的重要支撑。为确保黄河防汛防凌视频监视系统平稳运行,去年年底,正值防凌关键时期,在寒风凛冽的黄河岸边,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忍耐零下20多度的低温,一次次登上铁塔、视频杆更换物联网卡,对摄像头软件进行升级。这是为解决视频监视系统视频点流量封顶问题,信息中心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巡检小组,马不停蹄驱车5000余公里,历时十余天,对分布在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七省区的视频监视点进行了全面检修并对站点进行升级维护。

  针对现地无线信号不稳定、电源供电等原因导致前端视频采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采取自行研制开发的远程控制器遥控前端视频设备,准确判断供电状态,及时对前端视频设备进行复位,极大地提高了运维效率。

  同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梳理、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与管理、电子政务及防汛应用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完善极端天气情况下信息通信应急保障的方案预案,堵塞漏洞,细致深入地做好各类信息系统保障工作。强化对防汛移动通信车、卫星电话等各类应急通信设备的测试、检修,确保紧急情况“拉的出、用得上”。

  加强值班值守,强化运维平台技术手段,与设备级网管、人工巡检紧密衔接,加强对通信、网络、系统等运行情况和机房环境的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故障。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排查隐患,确保信息网络安全。

  几个月来,信息中心防凌工作开展平稳有序,更得益于组织领导有力,安排部署到位。早在去年10月份,信息中心就召开了年度防凌会议,传达了2017~2018年度黄河防凌会议精神,对防凌工作进行了部署。期间又多次召开防凌专题会议,及时安排防凌工作。

  随着信息化与治黄工作的日益深度融合,信息通信保障已经成为信息中心一年365天每天必须开展的重要工作。黄河防凌虽然结束了,但是汛前准备工作已经拉开帷幕,信息中心同志们必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为黄河防汛做出更大贡献。

责编:王昊源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单位: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
电话:010-6320255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利信息化和水文监测预报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