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防汛战线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全时段全方位把脉江河,为防汛抗洪提供数据支撑,他们就是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的水情工作人员。
入汛以来,他们向各级防汛决策部门提供雨水情短信64.8万余条,日常预报185期、关键洪水预报140站次,中小河流预警15期,“三个3天”预报专报28期等一系列水情讯息,为守卫江湖安澜贡献智慧和力量。
哨兵:延长洪水预见期
6月,南昌市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80%,赣江、抚河、鄱阳湖各发生一场编号洪水,锦江发生超记录洪水。
在洪水肆虐的紧要关头,水情水资源科全体水情人员昼夜坚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执行“3310”水文情势预报服务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奋力打好防汛水文测报攻坚战。
6月24日,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9天辖区内主要江河湖累计降雨量赣江下游流域350毫米、抚河流域80毫米、潦河流域560毫米、鄱阳湖区380毫米左右。经综合分析预报,锦江松湖街站将发生超警洪水。自此,在水情水资源科负责人的带领下,钟艳亭、刘霆霆、谢鹏、金茂等同志连续几天吃住都在办公室,汛情最吃紧的时候根本睡不着,“就算闭上眼睛,脑海里也全是数据”。
成千上万组水文数据经过他们科学分析研判,转化为一份份水情预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递送到地方各级防汛决策部门手中,为防汛前线掌握防范重点,精准应对汛情打好“提前量”。
正如水情会商室墙上所写的标语那样“精密监测、精心分析、精确预报、精准预警”,他们做到了!鄱阳湖中心提前13小时预报锦江松湖街站将发生超警洪水,提前24小时预报锦江松湖街站将发生超记录洪水!
洪峰过境后,高水将维持一段时间,如果堤防浸泡时间长,出险几率将增加。为此,水情人员持续跟进,分析退水趋势,作出江河湖退出警戒水位时间的预报,为防汛决策部门部署防汛人员、物资等防汛力量提供数据支撑。
参谋:提高预报精准度
水情预报影响因素较多,不仅要掌握前期雨水情实况,了解河流特性,而且要考虑降雨落区、上下游关系、预期降雨,还要结合工程运用等因素。
为了提高预报精准度,他们精诚合作,形成内部预报会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赣江主预报员刘霆霆,抚河主预报员金茂,潦河及鄱阳湖区主预报员谢鹏组成,第二道防线由资深水情预报员尧俊辉、钟艳亭担任,第三道防线是中心领导把关签发。
“下游站点开展作业预报时会参考运用上游预报成果,比如这次修河大洪水,万家埠水文站作为修河支流潦河的控制站,它的预报越精准,下游对于汛情的研判就会更准确。”谢鹏说。“所以,我们责任非常重。”
预报员们为了给每条河流“靶向开方”,除了应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鄱阳湖流域预报调度系统等平台,还通过点绘逐时水位过程线、水位流量关系线来分析研判水情情势变化,调取历史资料,比拟历史场次洪水,花费的种种功夫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报精准度。
“我们还为辖区内的国家基本水文站、水位站、中小河流站‘量身定制’了预报方案。”刘霆霆介绍。“预报方案里细化了站点所在流域的整体情况,还有测验河段变化情况以及历年洪水资料。”
精益求精才能更进一步。据统计,入汛以来,鄱阳湖中心预报洪峰15站次,洪峰水位合格率为93.9%,洪峰流量合格率为100%,传播时间合格率为92%。值得一提的是,5月赣江2024年第1号洪水外洲站洪峰预报误差仅0.02m,6月赣江2024年第2号洪水外洲站洪峰预报误差仅0.01m。在应对抚河2024年第1号洪水期间,精准分析李家渡站洪峰水位值29.1米,与实况一致;分析洪水复涨过程最高水位为28.5米,与实况28.47米相差0.03米。
共识:守卫江河安澜
鄱阳湖中心下辖19个水文站点,强降雨来临时,常常面临多条河流同时上涨的情形,雨水情监视、水雨情分析预报及会商、预警信息发布、解答水情咨询等工作量爆发式增长。
6月以来,强降雨一场接着一场,预报员轮番上阵,应接不暇。司武卫、王妲、邓月萍、余敏琳、吴燕萍等青年党员主动请缨,向中心党委提出要参与水情值守,加强值班力量。
得益于大家同心合力,互相支持,在迎接暴雨洪水“大考”时,水情人员才能从容应对,水情工作才能忙而不乱。
“防汛‘战线’长是我们中心的特点,服务省会城市和鄱阳湖区水旱灾害防御的特殊地理区位决定了我们必须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来开展水情预报服务工作。”钟艳亭说。“应急响应还没有取消,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7 月5 日 8 时,鄱阳湖星子站,赣抚尾闾昌邑站、蒋埠站、楼前站、滁槎和三阳站等水位超警 0.62~2.53 米,水库蓄满率93.6%,防汛形势仍然严峻。
江湖之上,鄱阳湖中心水文人防汛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