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水文》2021年第2期
P. 84
82 水 文 第41卷
2017年6月22日8时-2017年7月2日8时 2019年7月6日8时-2019年7月15日8时 4.1 洪水过程
2017 年洪水湘江干流广西全州至衡阳归阳发生
超实测历史洪水袁湘江下游长沙及附近支流沩水尧浏阳
河尧捞刀河尧涟水发生超历史洪水遥 湘江湘潭站最高水
位涨至 41.24m袁洪峰流量 19 900m /s袁超警戒水位时长
3
182.6h曰长沙站洪峰水位 39.51m袁超历史遥 洞庭湖水系
三条大河以及洞庭湖湖区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大洪
水袁导致洞庭湖发生了历年来的最大洪水过程袁入湖组
3
图 3 湘江两次洪水降水过程累积雨量空间分布 合洪峰达到 75 500m /s渊7 月 2 日冤遥 7 月 4 日城陵矶站
出湖洪峰达到 49 400m /s袁为 1954 年以来最大出湖流
3
Fig.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wo rain storms in Xiangjiang River
量 遥 受上游来水尧下游支流涨水以及洞庭湖顶托影
[11]
表1 湘江两次洪水干流部分站点
响袁 湘潭站流量过程起伏有 2 次袁 第 1 次洪峰时间为
及洞庭湖城陵矶站特征值
30 日 12 时左右袁洪峰流量 18 200m /s袁主要受上游来
3
Table1 Characteristics of two floods in Xiangjiang River
水影响曰 第 2 次洪峰时间为为 7 月 4 日 14 时左右袁洪
站点 年份 洪峰水位/m 洪峰流量/m窑s -1 超警时长/h
3
峰流量 19 900m /s遥 湘潭站水位过程起伏仅有 1 次袁有
3
2017 34.63 49400 299
城陵矶 洪峰水位高尧 超警时间长袁 呈单峰形状尧 最高水位
2019 32.65 30900 61.3
2017 39.51 186.7
3
长沙 流量 / m窑s -1 2017 年 2019 年
2019 38.35 192.2
25000
2017 41.24 19900 182.6
湘潭 20000
2019 41.42 26400 173.5 15000 湘潭
2017 52.5 17800 143.7 10000 衡阳
衡山 冷水滩
2019 54.17 22800 167.3 5000
2017 58.86 16000 70.9 0
衡阳 6月21日 6月26日 7月1日 7月6日 7月11日 7月4日 7月9日 7月14日 7月19日 7月24日
2019 59.44 16100 128.2
2017 100.02 12200 81.5 图 5 湘江两次洪水过程湘潭尧衡阳尧
冷水滩 冷水滩站流量过程
2019 98.15 10900 90.5
Fig.5 The discharge process during two floods of Xiangtan尧Hengyang
注院表中数据来源于各站实测资料遥 and Lengshuitan stations on Xiangjiang River
表2 湘江两次洪水过程洪量特征
Table2 Floo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Xiangjiang river floods
集水面积 集水面积占比 2017 年 6 月 26 日~7 月 8 日 洪量占比 2019 年 7 月 7 日~7 月 22 日 洪量占比
流域
8
8
/km 2 /% 过程洪量/10 m 3 /% 过程洪量/10 m 3 /%
上游渊冷水滩以上冤 21612 26.5 48.39 31.2 48.97 26.3
中游渊衡阳-冷水滩冤 30538 37.4 43.91 28.3 62.53 33.5
下游渊湘潭-衡阳冤 29488 36.1 62.7 40.5 74.9 40.2
注院表中数据来源于相关站点年报整编数据遥
各站警戒
2017 年 2019 年 2017 年 2019 年
水位 / m 警戒水位 / m 水位 / m 水位 / m
102.00 58.00
56.50
100.00 53.00
98.00
48.00 49.00
96.00
95.00 43.00
94.00 衡阳
衡山
92.00 38.00 38.00 湘潭
36.00 长沙
90.00 冷水滩 33.00 城陵矶
32.50
88.00
6月21日 6月26日 7月1日 7月6日 7月11日 7月4日 7月9日 7月14日 7月19日 7月24日 28.00 7月4日 7月9日 7月14日 7月19日 7月24日
6月21日 6月26日 7月1日 7月6日 7月11日
图 4 湘江两次洪水过程部分控制站及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过程对照
Fig.4 The water level process comparison of some control stations and Chenglingji station during two floods of Xiangjiang River